咨询热线:

19918991015

您当前位置: 首页 > 特岗教师 > 报考指南 > 基础知识

特岗教育理论知识题型,陕西特岗教师教育理论知识题型分布

2022-05-24 | 文章来源:

1.现代教育的特征

①国家加强了对教育的重视和干预,公办教育兴起;

②普及初级义务教育(义务教育起源于16世纪的德国);

③教育的世俗化;

④重视教育立法,倡导依法治教;

⑤出现了双轨制;

⑥形成了系统的现代学校教育体系。

2.政治经济制度对教育的制约作用

(1)政治经济制度决定了教育的领导权。

(2)政治和经济制度决定了受教育权。

(3)政治经济制度决定教育目的。

3.教育对政治和经济体系的影响

(1)教育是培养政治经济制度所需要的人才。

(2)教育是一种影响政治经济的舆论力量。

(3)教育可以促进民主。

4.生产力对教育的制约作用

(1)生产力水平决定教育发展水平。

(2)生产力水平决定教育的规模和速度。

(3)生产力水平制约着教育体制和结构的变化。

(4)生产力水平制约着教育的内容和手段。

5.教育在促进文化发展中的作用。

(1)教育具有筛选、整理、传递和保存文化的功能。

(2)教育具有传播和交流文化的功能。

(3)教育具有选择和提升文化的功能。

(4)教育可以更新和创造文化。

6.简述个体身心发展的一般规律。

(1)个体身心发展的顺序

(2)个体身心发展的阶段

(3)个体身心发展的不平衡

(4)个体身心发展的互补性

(5)个体身心发展的个体差异。

7.讨论影响人的身心发展的因素及其作用。

①遗传

遗传是指从上一代遗传下来的生理和解剖特征。例如生物体的结构、形状、感觉和神经系统。这些生理特征也被称为遗传素质。

②遗传素质在人类发展中的作用:

A.遗传素质是人身心发展的前提,为个体的身心发展提供了可能。

B.遗传素质的差异对人的身心发展有一定的影响,但遗传素质具有可塑性。

C.遗传素质的成熟机制制约着人的身心发展的水平和阶段,为一定年龄阶段身心特征的出现提供了可能性和局限性。

(2)环境

环境一般是指个体生活中影响个体身心发展的一切外部因素,包括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

②环境在人类发展中的作用:

A.环境为个体发展提供了多种可能性,包括机会、条件和对象。

B.环境是人身心发展的外在客观条件,环境使遗传提供的发展可能性成为现实。

C.人在接受环境的影响和作用时,并不是被动或消极的。人有主观能动性,人在改造环境的实践中发展自己。因此,夸大环境对人类发展的作用是错误的,尤其是环境决定论。

(3)学校教育

①学校教育对人的发展起主导作用。

教育包括家庭教育、社会教育和学校教育。学校在人的发展中起主导作用的原因;

A.学校教育是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培养人的活动。

B.学校教育由经过专门培训的老师进行,效果比较好。

C.学校教育可以有效地控制和影响学生发展的各种因素。

D.学校教育对人的影响是比较的、系统的、深刻的。

②学校教育对人的身心发展的主导作用表现在:

A.学校教育根据社会对个人的基本要求,为个人的发展方向制定社会规范。

B.学校教育具有促进个人发展的特殊功能。

C.学校教育,尤其是基础教育,对个人发展的影响具有即时和延迟的价值。

D.学校教育具有发展个人特殊才能和个性的功能。

(4)个人的主观能动性

人的主观意识对客观世界的反映和能动作用。

作用:主观能动性是人的身心发展的动力,是促进个体发展的决定性因素。

8.中国教育目的确立的依据

(1)特定的社会、政治、经济和文化背景;(2)受教育者身心发展的规律;(3)人们的教育思想;(4)确立我国教育目的的理论基础是马克思的人的发展理论。

9.素质教育的基本内涵

(1)素质教育旨在提高国民素质。

(2)素质教育是面向全体学生的教育。

(3)素质教育是促进学生发展的教育。

(4)素质教育是促进学生个性发展的教育。

(5)素质教育是注重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教育。

10.论教师的专业素质。

(一)道德素养

(1)对待事业:忠于人民的教育事业;(2)对待学生:热爱学生;(3)对待集体:有团结协作的精神;(4)善待自己:以身作则,为人师表。

(2)知识素养

(1)政治理论修养;(2)深厚的学科知识;(3)广博的科学文化知识;(4)教育科学知识

(3)能力和素养

(1)语言表达能力(2)教育教学能力;(3)组织管理能力;(4)自我调节和自我反思能力(高等教育机智)

(4)职业心理素养

(1)高尚的师德。(2)愉快的感受。(3)良好的人际关系。(4)健康的人格。

1.建立良好师生关系的途径和方法

(1)树立正确的学生观;(2)树立教师威信;(3)善于与学生沟通;(4)发展教育民主,听取学生意见;(5)提高教师自身素质;(6)正确处理师生矛盾。

[第页]

12.讨论课程内容的文本表达。

(一)课程计划

课程计划是国家教育部门根据不同类型学校的教育目的和教育任务制定的关于教学和教育的指导性文件。其基本内容包括:教学科目的设置;纪律秩序;课时分配;学年的编制和学习周的安排。其中,课程设置是课程规划的首要问题。

课程计划的作用:它是指导和规定教学活动的依据,也是制定课程标准的依据。

(2)课程标准

课程标准是课程计划的具体化,是以大纲形式编写的课程计划中各学科的指导性文件,是教材编写、教学、评价和考试命题的直接依据,是国家管理和评价课程的基础。规定了学科的教学目标和任务,知识的范围、深度和结构,教学进度以及相关教学方法的基本要求。

新课程标准的基本框架:前言、课程目标、内容标准、实施建议和附录。其核心部分是课程目标。

(3)教材

教材是教师和学生开展教学活动的资料,包括课本、讲义、讲座提纲、参考书、活动指南和各种视听资料。其中,教材和讲义是教材的主要部分,所以人们常把教材和讲义简称为课本。

教材,又称教科书,是按照课程标准编写的,系统反映学科内容的教学用书。通常按学年或学期分为书、单元或章。课文是教科书的主要部分。

13.中国现阶段的教学任务

(1)传授系统的科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这是教学的首要任务。

(2)发展学生的智力、体力和创造力。

(3)培养社会主义道德品质和审美情趣,奠定学生科学世界观的基础。

(4)关注学生的个性发展。

14.简述启发式教学的原则。

(1)基本含义

教师根据学习过程的客观规律,运用多种教学方法,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引导学生独立思考、积极探索、生动学习,自觉掌握科学知识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2)贯彻这一原则的要求。

①加强学习的目的性教育,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②启发学生独立思考,发展逻辑思维能力。

③让学生练习,培养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

④发扬教学民主。包括:建立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营造民主和谐的教学氛围,鼓励学生发表不同意见,允许学生向教师提问等。

15.简述班级授课制的优缺点。

优势:

(1)有严格的制度保证教学的正常开展并达到一定的质量;

(2)有利于大规模培养人才;

(3)能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

(4)有利于发挥集体教育的作用。

不足:

(1)难以因材施教;

(2)难以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

(3)缺乏灵活性。

16.简述德育过程的基本规律。

(1)德育过程是促进学生知、情、意、行互动发展的过程。

(2)德育过程是组织学生活动和交往,统一各种教育影响的过程。

(3)德育过程是促进学生思想道德矛盾积极转化的过程。

(4)道德教育的过程是一个长期的、反复的、逐步完善的过程。

7.道德教育方式

(一)思想品德教育和其他学科教学

(2)社会实践活动

(3)课外和课外活动

(4)共青团和少先队组织的活动

(5)学校会议、班会、周会、晨会、时事政策学习

(6)班主任工作

18.良好班级群体的形成与培养

(一)确定班级集体发展目标

(二)建立有效的班级集体核心

(3)建立班级集体的正常秩序。

(4)组织各种教育活动。

(5)培养正确的集体舆论和良好的班风。

19.简述班主任协调的关系。

首先,协调学校内部各种教育因素之间的关系。

(1)协调与班主任的关系:班主任必须与班主任共同努力。班主任要经常和班主任沟通本班学生的情况。班主任要经常听取班主任的意见。班主任应邀请班主任参与指导班级活动。

(2)协调与各级校领导的关系;

(3)指导和协助共青团和少先队的工作。

第二,协调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的关系。

第三,协调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的关系。

20.班主任的工作内容和方法

班主任的工作内容主要涉及以下八个方面:了解学生,组织培养班集体,建立学生档案,个别教育,组织班会活动和课外活动,协调各种教育影响,进行行为评价,撰写班主任工作计划和总结。

21.简述后进生的个别教育。

(1)后进生的特点

后进生是指那些在学习成绩、思想品德等方面暂时落后的学生。典型特征:缺乏求知欲,学习能力低,意志力薄弱,没有良好的学习习惯;自卑、偏执、逆反心理严重;缺乏正确的道德观念和辨别是非善恶的能力。

(2)教育后进生

①关心爱护与严格要求相结合。

②培养和激发学习动机。

③善于发现后进生 亮点 增强他们的自信心和集体荣誉感。

④根据后进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对症下药。

⑤坚持对后进生的教育。

特岗教师招聘准备详情请查看特岗教师招聘页面。

智朗教育浅析

扫描二维码 middot关注微信微信官方账号——智朗教师考试

回复 教育理论 可以查看两个学习的每一章老师的习题。

回复 我要面试 获取试讲方案(含音频)+回复+结构化解题思路。

注:本文为访客个人学习、研究或欣赏,版权为 智朗教师网 未经本网站授权,不得转载或摘抄。本网站授权的作品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智朗教师网”。任何违反上述声明的人将被本网站追究责任。

本文来自智朗教师网。未经许可,禁止转载。

笔试 面试 讲座

产品推荐

微信咨询

微信中长按识别二维码 咨询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