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02-08 | 文章来源:
要素主义课程理论
本质主义是现代西方教育思潮的一个流派,又称传统主义教育、保守主义教育,与进步主义教育相对。30年代在美国出现,50年代成为主流,60年代后期在美国失去主导地位。代表人物:巴格莱、坎德尔、芬尼、霍恩、莫里森、布里格斯等。
1938年2月,巴格莱在新泽西州大西洋城组织了一个小团体。本质主义者推动美国教育委员会 ,并提供一篇题为《本质主义纲领》的论文作为该小组的理论基础。
要素主义者哲学观不同,但教育观相同。他们都强调 民族经验 或者 文化遗产 认为大多数经过历史检验的人的经历比个人经历更有意义,比根本没有经过检验的孩子的经历更有意义的重要性。他们也相信有 在人类遗产中。文化中各种最好的东西 ,用 一个基本的知识核心 所谓共同的、不可改变的文化元素,包括各种基础知识、各种技能和传统 态度 、 理想 等一下。而这些元素是每个人都要学习的。学校的主要任务是将这些文化的共同元素传授给年轻一代。
要素主义者对进步教育持批评态度(参见进步教育运动)。巴格莱认为,强调学习者的兴趣、自由、需要、个人经验、心理组织和学生主动性的进步教育,忽视了努力、纪律、长期目标、种族经验、逻辑联系和教师的主动性,完全放弃了作为升级依据的严格的学业成绩标准,轻视了学习的系统性和有序性,从而不仅降低了教育质量,而且给美国带来了巨大的危害 民主 起到了弱化的作用。坎德尔认为,本质主义者和进步主义教育家一样,关心学习必须以学习者的能力、兴趣和目的为原则;但是,本质主义者认为,那些兴趣和目的必须由有经验的教师来改革,因为教师是教科书逻辑组织的主人,了解教育发展的过程。巴格莱和坎德尔的这些观点是本质主义者最普遍的观点。
本质主义教育家强调以学科为中心的系统学习,主张在教育过程中恢复各个学科的地位,严格按照逻辑体系编写教材。他们还认为,一些对培养学生思维有特殊价值的科目,如拉丁语、代数和几何,应该作为中学的普通必修课。本质主义者普遍非常重视智力的培养,认为不应该浪费孩子身上蕴含的智力资源和道德力量;提倡提高智力水平,教育的目标应该是开发人的智力。
要素主义者特别强调系统学习和智力培养,主张教育过程中的主导作用在于教师,教师应属于教育系统的中心,并充分发挥其权威作用;如果学生对学习元素不感兴趣,应该强迫他们学习。他们认为在教育过程中,学生的自由不应该被视为一种手段,而应该被视为过程的终点和结果。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特别是1957年苏联卫星发射成功后,由于本质主义教育重视系统知识的传授,满足了美国科技创新和实力扩张的需要,得到了美国统治阶级的支持,成为 当代美国主导教育哲学 。其中,教育家a·e·贝斯特、J.B科南特和H.G里科弗是这一时期的主要代表。1956年,贝斯特组织了美国基础教育观点委员会,主张在中小学开设更多的基础课程。真正的教育是智慧的培养,中学毕业生必须有扎实的智慧、基础知识和较高的技能和能力。在美国卡内基基金会的技术支持下,本文对美国的教育政策、学校制度和课程设置提出了一系列改革建议。他主张所有的中学生都应该学习各种科学。基本 东西,包括英语,社会研究,美国历史,数学和自然科学。他特别强调,学校应该培养足够数量的科学家和工程师,为工业和国防提供力量。柯南特还大力提倡天才儿童的教育,认为只有少数学生是有天赋的,因此应该在相对年轻的时候就对他们进行鉴定,精心培养,并允许他们选择严格的学术科目。
20世纪50年代,美国中小学进行课程改革,强调 三一 (数学、自然科学、外语)、出版社 学术标准 ,实现 能力分组 等一下。这些方面主要基于科南特的本质主义教育理论。但由于片面强调书本知识和传统的教学方法,本质主义的教育增加了学生的负担,脱离了实际,引起了广大青少年的不满,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到20世纪60年代末,要素主义教育在美国失去了主导地位。
要素主义课程理论来自以杜威为代表的实用主义 儿童中心 对课程的反思。按照这个理论学派的观点,儿童中心课程很难保证学生获得基本的知识和技能,而教育和课程要向下一代传授人类的文化元素。简而言之,课程应该基于文化因素,而不是基于儿童的生活经历。因此,要素主义课程理论重视系统知识和传统学科课程的教学。1.教学内容应以课程目标为基础。2.课程内容提倡共同的、不变的 文化元素3。强调接受教学,认为教学是心智训练,教师是教育的中心,学生要服从教师的指导。
1.要素主义课程理论的要点
1.1课程价值
在理论价值上,本质主义强调课程应传达人类文化的基本要素。而这些文化通常是严格按照逻辑组织起来的,成为学习者学习的学科。学习者可以通过掌握这些凝结的人类智慧来提高对社会发展的自我服务能力,而一些智力较高的个体学习者,即 天才儿童 他们对知识的掌握将对国家命运的发展产生不可估量的影响,这也是美国在特殊时期重视选择本质主义课程理论的原因之一。就实践价值而言,本质主义课程观自正式形成以来就是一场有组织、有计划的运动。它针对现代美国教育的弊端,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因此,从这个方面来看,本质主义的课程理论具有很强的现实性。它更多地服务于当前的统治阶级和社会发展,但也有效地将理论与实践、国家使命与个人发展结合起来,这也是要素主义课程理论备受推崇的重要因素。
1.2课程内容
要素主义课程理论在课程内容的组织上强调学科课程。要素主义者认为,应该为学生提供分类和组织的学科课程,特别强调学科之间和每个学科内部的严格逻辑结构。如果学校的课程给学生提供无差别或分散的经验或知识,学生必须自己去划分和组织,这将阻碍教育的有效性。所以本质主义者还是强调 以学科为中心 课程体系。教学内容应遵循以下三个原则:第一,教学内容必须对国家和民族有益;第二,课程内容要有长远目标。第三,课程内容应包括价值标准。
1.3课程实施
在课程实施中,要素主义者强调接受性学习。在本质主义者看来,教师具有至高无上的权威,是理性的典范,是知识和真理的拥有者,掌握学科的逻辑体系,了解教育过程,因此教师具有绝对的支配地位。此外,在课程实施过程中,要素主义者特别强调对学生心智的训练,尤其是对基础学科的训练,认为只有学生掌握了这些学科,才能拥有理性思维和思考能力。
1.4课程评估
本质主义对进步主义不满,因为它缺乏对学生的严格要求和严格的学术标准。本质主义的意思是这种做法危害极大。 许多学校系统已经完全放弃了严格的学习成绩标准作为学生晋升的条件,以至于所有的学生 lsquo找一个时间表按时打通 hellip hellip在过去,有一些 lsquo重复的学生现在被那些缺乏基本训练和知识不足的人所取代 lsquo跳级生 本质主义者认为,一方面,它无法创造出社会需要的合作型人才,造成教育资源的浪费,美国在高科技领域缺乏与其他国家竞争的实力。另一方面,缺乏严格的学术标准不仅 这对学习者和民主集体是严格不公平的 ,而且还威胁着学校和自由本身。因此,要素主义课程理论所倡导的课程评价标准是非常严格和苛刻的。在他们看来,目标低等于没有目标,会带来国家灾难。因此,学生应该在学习中坚持严格的标准。如果学生没有达到标准,他们将被判定为不及格,并被要求留级。复读是不经济的,也是无效的,但不可否认它鼓励了学生。
2.要素主义课程:分析与评价
2.1要素主义课程理论的局限性
2.1.1重视知识的传授,漠视学生的个体差异。
要素主义课程理论也在一定程度上挑战了人们的极限,因为过分强调 国标 思想,因此,本质主义者在制定教育计划时也是非常严谨和严格的,甚至在某种程度上忽略了个体发展的差异,这对于教师自身、学生自身以及师生关系的发展都是非常不利的。例如,要素主义者制定的教育计划对快速学习者和慢速学习者都非常严格。他们惊人的教育报告 mdash mdash“国之危”的核心在于提高学生的学业要求。该报告呼吁提高核心课程的要求,延长学习天数和学年,并采用更具挑战性的教科书。此外,要素主义者还主张课堂应该以教师为中心,教师是学生理想知识的体现和行为的典范。学校里的老师和行政人员事先就确定了他们想要给学生什么样的重要知识,而没有考虑学生的个人兴趣爱好,尤其是他们的时间和注意力。这种情况下,对于学生来说,学习效果可能会适得其反。然而,本质主义理论所倡导的教师拥有无限的权威,他们是智慧和才能的拥有者和传递者,因此教师本身也面临着巨大的压力。本质主义课程理论也强调教师要管教学生,孩子不能根据自己的兴趣随意完成或拒绝老师布置的作业,师生关系容易极端化。
2.1.2强调学科课程的理论形式,割裂知识的完整性。
要素主义课程将学科课程的思想从经验转向理论,确立了学科课程的理论形态。进步主义所倡导的活动课程,就是打破学科之间的界限,同时打破各个学科的逻辑组织,让学生在活动中掌握直接的亲身体验。对此,本质主义坚决反对。他们认为,为了达到传授共同文化元素的目的,应该恢复各学科在教育过程中的地位,按照严格的体系编写教材。他们认为学校课程应该给学生提供差异化的、有组织的经验,也就是知识。如果给学生提供无差别的体验,他们必须自己去划分和组织,这将阻碍教育的有效性。因此,为学生提供差异化和有组织的体验的最有效和高效的方式是学科课程,学科课程可以充分发挥智力训练的作用。但是,我们也应该看到这样一个弊端:人类文化本身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是一个整体。如果强行割裂,必然导致学生的知识框架、逻辑框架、思维框架的碎片化,重构起来非常困难。因此,要素主义课程理论主张为学生提供差异化、组织化的体验,这与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相矛盾。但这些问题并没有得到很好的解决,也许是提倡学科课程形式的必然结果。
以上是“要素主义课程论”。更多教师招聘教育学考点,请查看智朗教师网-教育学频道。
智朗教育浅析
扫描二维码 middot关注微信微信官方账号——智朗教师考试
回复 教育理论 可以查看两个学习的每一章老师的习题。
回复 我要面试 获取试讲方案(含音频)+回复+结构化解题思路。
注:本文为访客个人学习、研究或欣赏,版权为 智朗教师网 未经本网站授权,不得转载或摘抄。本网站授权的作品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智朗教师网”。任何违反上述声明的人将被本网站追究责任。
本文来自智朗教师网。未经许可,禁止转载。
微信咨询
微信中长按识别二维码 咨询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