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03-20 | 文章来源:
我们在上一篇文章中了解了赫尔巴特的教育目的,相信同学们对他的教育目的并不陌生。因此,本文对赫尔巴特的教育内容进行分析,希望有助于学生进一步掌握他的教育思想。
赫尔巴特的教学理论是以他的心理学为基础的,叫做 通感理论 。他认为心灵根本什么都不是,只是接受外界印象的容器。我们内省所知道的,只是一些感觉、愿望和想法。心灵的功能首先依赖于与外界的接触,然后产生各种统觉;各种统觉的组合形成精神功能的各种范畴,这些统觉的相互组合或排斥是机械的。他甚至用数学公式来解释心理作用的现象,从而为现代科学教育奠定了基础。赫尔巴特认为,教育是一个构建心灵或培养道德品质的过程,而构建心灵的原料是教科书和课程。他主张教科书应该包括两种知识:
第一类知识是与外界接触的知识,是来源于物体本身、力的性质和自然规律的经验知识。第一种知识来源于与事物接触的感官感受,就像没有入学的孩子积累了很多感官获得的具体经验;但是这些经验进入学校,就会发现很多错误,因为这些知识太窄,缺乏系统的推理。为了弥补这一缺陷,教师应该使用两种方法:一种是促使学生接触广泛的事物,使他们获得完整和广泛的知识;二是教给学生从这些感官中获得的具体经验,通过思考和判断进行推理获得经验知识。
第二种知识来自于社会关系的互动。他认为它比第一种知识更重要,因为它是所有智力和道德发展的基础。这是从个人之间的认识和判断,到整个社会的广义认识,最后到个人和社会与上帝的相互关系。这些知识可以从历史、文学、语言、宗教、艺术的教科书中获得;他特别强调历史和文学的重要性,主张与文化时代理论相协调。他认为人类经历了不同的文化时代,一个时代比前一个时代更进步,更复杂。要想让当代文化更加成熟,首先要了解过去的经验。他说,历史是人类的老师。而且他认为当代成人的社会伦理关系、道德目的及其判断往往过于复杂,与学生的生活实践经验脱节。因此,他主张学生最好读历史和过去的文学,这样更简洁,更能引起学生的兴趣。阅读历代英雄生平事迹,他们的生活、行为、思想,都有启发学生伦理感悟、陶冶品格的作用。当他是家庭教师时,他用荷马的 Osai (荷马 # 39;奥德赛),作为一名教师,发现希腊原始的英雄性格、简朴的生活和道德状况都适合其学生的伦理标准。后来他的弟子们根据他的文化时代理论设计了一套教材,从童话故事,鹅妈妈的故事,圣经旧约,希腊文学和圣经新约,最后到现代文学。
赫尔巴特主张课程组织应该有两个原则:
第一个是专注原则,将学生的注意力集中在一个想法上,将他们的意识集中在一个想法上。根据这个原则,他的弟子们把课程组织成 核心课程 也就是说,所有的研究都将集中在课程中一个共同的中心主题上;比如他的弟子齐勒选择历史作为中心学科,而美国赫尔巴特学者麦克默里和弗兰克选择地理作为中心学科。采用集中原则的原因有三:第一,课程中各科的研究范围太广,难以兼顾。第二,心灵的功能是统一的,所以个人的知识也要统一;第三,伦理概念基于精神功能统一的原则。
二是相关性原则,即使中心主题的每一部分都包含了相关主题的足够数据;比如,如果以美国新大陆的研究和发现为中心学科,那么相关的历史、地理、绘画、地图、自然、文学、数学等必须适当协调,才能成为一部完整的教科书。因为相关教材的配合,学习更容易体验。
赫尔巴特认为,道德教育不仅直接影响儿童的心灵,而且引导他们的感情、愿望和行为,形成他们的性格。道德教育的方法应该依靠学生现有的美德。老师要善于发现学生的优点,发现学生的好的特点,甚至发现变坏的学生的好的特点。用一个火花点燃另一个火花。他认为道德教育的方法包括:约束学生;限制学生;明确的行为规则;留住孩子的心 平静和清晰 ;用奖励和谴责来鼓舞孩子的心;奉劝规律的生活方式,家长要保证孩子合理的生活秩序,同时帮助学生明辨是非,抵制不良社会风气的侵袭。赫尔巴特管理儿童的制度已经被广泛实施,但其缺点是压制儿童的创造力,使他们服从成人的权威。
※考试中心:教育内容
【试题再现】(选择题)赫尔巴特认为课程组织的原则是()
A.相关原则b .替代原则
C.集中原则d .基本原则
【答案】AC。分析:赫尔巴特提出了两个课程组织原则。第一个是专注原则,将学生的注意力集中在一个单一的想法上,将他们的意识集中在一个单一的思想上;第二是相关性原则,即使中心主题的每一部分都包含了足够多的相关主题的数据。所以,本题选择AC。
以上是《教育学关键人物:赫尔巴特——教育内容分析(二)》。更多教师招聘教育学考点,请查看智朗教师网-教育学频道。
智朗教育浅析
扫描二维码 middot关注微信微信官方账号——智朗教师考试
回复 教育理论 可以查看两个学习的每一章老师的习题。
回复 我要面试 获取试讲方案(含音频)+回复+结构化解题思路。
注:本文为访客个人学习、研究或欣赏,版权为 智朗教师网 未经本网站授权,不得转载或摘抄。本网站授权的作品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智朗教师网”。任何违反上述声明的人将被本网站追究责任。
本文来自智朗教师网。未经许可,禁止转载。
微信咨询
微信中长按识别二维码 咨询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