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12-24 | 文章来源:
1.课程内容的组织原则
课程内容的组织形式将直接影响课程内容结构的性质和形式。20世纪40年代,美国著名教育家拉尔夫布尔;泰勒明确指出,除了课程内容组织的三个原则,即连续性、顺序性和整合性。
连续性:是指把主要的课程内容以直线的方式陈述出来,不断重复,逐步加深。比如,对于一些重要的课程内容,就需要在教材开发的过程中,在每一部分反复、反复地引用和强调这些内容,而不是仅仅出现在一个部分。
顺序:要求每一个后续内容都要建立在前一个内容的基础上,同时对前一个内容进行深化和拓展。比如,对于一些重要的可能内容,当教材的各个部分被反复涉及时,就要不断增加其广度和深度,即后面出现的内容要在更高的层次上讨论,而不是仅仅停留在同一层次的重复。
整合:强调保持各种课程内容之间的横向联系,从而帮助学生获得统一的概念,能够统一他们的观点、技能和态度,并将他们所学的知识整合到他们的个人行为中。比如,当个人遇到某个问题时,他可以把自己在各个领域所学的东西联系起来,综合运用。
激荡:连续性强调同一层次知识的重复;顺序强调知识的重复,深度逐渐加深,复杂程度逐渐增加;集成强调不同领域知识的连接,从知识到经验。
举例:在数学教学中,需要培养学生处理数量问题的技能,以及在生活、学习和工作中有效运用这些技能的能力。课程内容的组织需要坚持()。
A.连续性原则b .顺序原则c .整合原则d .发展原则
【答案】c .解析:题目中提到了“应用”,所以是融合的原理。
2.课程内容的组织
(1)线性和螺旋
直线式:是指将课程内容组织成与学科知识有逻辑联系的“直线”,即学科课程内容的组织呈直线推进,前面安排好的内容不在后面呈现。例如,英语单词的学习。
螺旋式:是指在不同的单元或阶段,甚至在同一课程类别中,课程内容不断重复,螺旋式上升,逐渐扩大知识面,加深知识复杂度,即同一课程内容前后重复,前一内容是后一内容的基础,后一内容是前一内容的不断扩展和深化,层层递进。例如,三角形的内角之和是180度,小学测画,中学证明。
指点:直线型是按照知识本身固有的逻辑顺序,前后知识不重复;螺旋是按照人的心理发展的顺序,知识会前后重复,知识会逐渐加深。
举例:按照逻辑体系组织一门学科的内容,前后内容基本不重复。这体现了课程组织形式()。
A.逻辑组织b .线性组织c .心智组织d .垂直组织
【答案】b .解析:题干中“前后内容基本不重复”可以判断为线性组织。
(2)垂直组织和水平组织
纵向组织:指按照学科知识从已知到未知、从简单到复杂、从具体到抽象的逻辑顺序进行组织和编写。例如,加涅的层次理论将人类的学习按照复杂程度分为八类,认为学习任何一种新的知识和技能都是建立在后天或原有的知识和技能基础上的,即复杂学习是建立在简单学习的基础上的;课程(语文、数学等。)大多是纵向组织的。
横向组织:是指打破小学科的知识边界和传统的知识体系,根据学生的发展阶段,以学生心理发展阶段需要探索的问题和社会最关注的问题为基础,组织编写教材内容,从而形成相对独立的课题。比如雾霾问题很严重,知识(气象学、地理学、生态学、环境科学等。)能够解释雾霾成因,解决这个问题的,都可以整理呈现。
表盘:纵向整理学科的理论体系和注重课程内容的知识深度;横向组织强调课程内容在社会生活中的实际应用,强调知识的全面性和知识面的广泛性。
例:发展心理学从人的成长过程角度提出的课程内容的组织形式是()。
A.横向组织b .纵向组织c .直线组织d .螺旋组织。
【答案】a .解析:题干中“用发展心理学的观点看人的成长过程”可以判断它应该是一个横向组织。从心理发展的角度来看,学生的身体、社会、理性、情感的发展都是按照一定的顺序内在调节的。因此,教材内容要考虑学生发展的阶段性要求,从综合的角度按知识之间的横向联系来组织。
智朗教育浅析
扫描二维码 middot关注微信微信官方账号——智朗教师考试
回复 教育理论 可以查看两个学习的每一章老师的习题。
回复 视频演示 查看各个学科的视频演示!
注:本文为访客个人学习、研究或欣赏,版权为 智朗教师网 未经本网站授权,不得转载或摘抄。本网站授权的作品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智朗教师网”。任何违反上述声明的人将被本网站追究责任。
微信咨询
微信中长按识别二维码 咨询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