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热线:

89829186

您当前位置: 首页 > 教师招聘 > 报考指南

汉代三大文教政策是董仲舒提出的

2019-11-29 | 文章来源:

在教师招聘考试中,历代的教育思想是考察的一个方面。汉朝作为中国古代的大一统王朝,其教育政策对后世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说到汉代,就不得不提到这一时期的一位重要思想家 mdash董仲舒。

董仲舒,河北景县人,汉景帝时为大夫。汉武帝时期,政治发展需要从汉初开始 黄老思想 无为而治。我们的思想已经转化为充满希望的政治。为此,汉武帝以“政治上应该怎样”为指导思想,制定了良性对策。面对这样的问题,董仲舒一一解答。他首先肯定了 有为政治 。

在董仲舒的《圣贤良策》中,他的思想可以概括为三大文教政策。

首先,董仲舒认为要统一思想,他认为要改变 老师和人的理论不同,思维方式不同,意义不同 学术混乱,统一思想的过程应该是自上而下的。所以我们后人简单总结了他的思想,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董仲舒一开始就在儒学的基础上定下了思想统一的基调,这 独尊儒术 作为政治的指导思想,它必然反映在文化教育理论领域。

其次,董仲舒认为要实行有为政治,另一个需要解决的问题是人才。董仲舒认为,君主必须有人才辅佐,才能做到最好,而不必日夜操劳。要得到人才,有两个重要的方面。首先是培养人才,教育人才。第二是人才的选拔和使用。

针对第一个方面,董仲舒提出了设置国子监的设想。他不仅把国子监看作是培养人才的地方,而且把它看作是宣扬教化的手段。

针对第二个方面,董仲舒建议加强对选举的严格管理,克服官员提拔任用中的论资排辈现象,实行 以量授官,以德授职 。以上两条建议也被汉武帝采纳,并逐渐演变为汉代一项重要的人才选拔制度 mdash审查制度和征用制度。

因此,他的三大文教政策可以概括为:(1)拆百家,独尊儒术;(2)关注选举;(3)成立商学院。

除了以上考点,董仲舒对人性的看法也会在教师招聘考试中涉及。董仲舒的人性观可以概括为三性论,即圣人之性、庶人之性、战斗之性。

整体来看,董仲舒的观点属于考试中比较生僻的考点。希望各位同学结合历史背景快速掌握考点。

智朗教育浅析

关注微信微信官方账号 智朗教师招聘考试

回复【时事】查看每日时事新闻+时事模拟。

回复【数据】即可免费获得各省参考资料。

注:本文为访客个人学习、研究或欣赏,版权为 智朗教师网 未经本网站授权,不得转载或摘抄。本网站授权的作品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智朗教师网”。任何违反上述声明的人将被本网站追究责任。

本文来自智朗教师网。未经许可,禁止转载。

笔试 面试 讲座

产品推荐

微信咨询

微信中长按识别二维码 咨询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