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热线:

19918991015

您当前位置: 首页 > 特岗教师 > 报考指南 > 基础知识

教育学作业3(第7章~第8章),教育学第七章课程PPT

2022-05-24 | 文章来源:

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 特岗教师待遇

[中国教育的目的]

一、新中国不同历史时期的教育目的

1957年,在生产资料所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以后,毛泽东在最高国务会议上提出: 我们的教育方针应该使受教育者在德育、智育和体育方面得到发展,成为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 这是新中国成立后颁布的第一个教育政策。

1982年,第五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规定: 国家培养青年、少年和儿童德、智、体全面发展。

1985年《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指出: 教育要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培养各级各类合格人才。这些人才都要有思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热爱社会主义祖国和社会主义事业,具有为国家富强、人民富裕而努力奋斗的精神,不断追求新知,具有实事求是、独立思考、勇于创造的科学精神。 人们经常把这种表达称为 有四个,两个爱和两个精神 。

1995年,八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明确了教育要求 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

建国以来,党和国家制定的各种文件,对教育方针、教育目的的提法不同,但基本内涵或精神是一致的。

二,中国现阶段教育目的的基本精神

1999年6月,中共中央、国务院颁布了《关于深化教育改革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提出教育要 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造就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德、智、体、美 。这一表述体现了时代特征,反映了我国现阶段教育目的的基本精神:

1.要求培养的人是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必须坚持政治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知识能力的统一;

2.要求学生德、智、体全面发展,坚持脑力和体力和谐发展;

3.适应时代要求,强调学生个性发展,注重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第三,推进素质教育

1.素质教育的概念

1999年《关于深化教育改革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将素质教育确定为我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的长期方针,素质教育成为我国各级教育追求的共同理想。

素质教育是基于人的发展和社会发展的实际需要,以提高全体学生的基本素质为根本目的,尊重学生的主体性和能动性,注重开发人的智力潜能,形成健全人格的教育。

笔试 面试 讲座

产品推荐

微信咨询

微信中长按识别二维码 咨询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