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11-01 | 文章来源:
【引言】教育概念是指关于教育现象和问题的基本概念体系。教育的基本内容包括教育的本质、目的、功能、体系、内容、方法、教师和学生的基本观点等。
教育观念是关于教育现象和问题的基本概念体系。教育的基本内容包括教育的本质、目的、功能、体系、内容、方法、教师和学生的基本观点等。
教育包括哪些方面?
1.素质教育是面向全体学生的教育。
素质教育主张每个人都有接受教育的权利,强调每个人都在教育中得到发展,而不仅仅是一部分人,不仅仅是少数人。每个学生都能得到发展是每个学生的基本权利。所以素质教育不同于应试教育,因为应试教育是有选择性和选择性的,只能照顾一部分人,甚至是一小部分人的发展。
2.素质教育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教育。
素质教育倡导每一个学生都能在教育中得到充分而全面的发展。全面发展是党的教育方针的核心。实施素质教育是德育、智育、体育、美育等的有机结合。,实现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
全面发展不等于平均的全面发展,而是和谐的全面发展。实施素质教育,就是要培养学生高尚的品德、身心健康、丰富的知识、专长、广阔的思维和较强的实践能力,使学生学会做人、学会学习、学会劳动、学会创造、学会生活、学会健身、学会审美,成长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3.素质教育是促进学生个性发展的教育。
素质教育是全面发展的教育,是从教育对全体学生的共同要求来看的。但是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个性,比如不同的认知特点,不同的欲望和需求,不同的爱好,不同的价值取向,不同的创造潜力。这些差异造就了各种具有独特个性的学生。因此,教育应该尊重和充分发展学生的个性。
4.素质教育是旨在提高国民素质的教育。
素质教育是以提高中华人民共和国全体公民素质为根本目的的教育。中国把教育和科技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因为教育的发展对提高中华民族素质、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具有战略性、全局性和先导性的作用。
5.素质教育是注重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教育。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创新是素质教育的核心,是知识经济对人才培养的挑战。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是素质教育的特征,也是应试教育与素质教育的本质区别。
教育是怎么产生的?
素质教育作为一种教育价值观,旨在纠正 应试教育 现象:中小学教育片面追求升学率,大学教育过度专业化。应试教育把对教育活动的评价作为教育目的,把人的某一方面的素质作为整体。教育活动本身和教育训练的对象被严重扭曲。
因此,应试教育不仅背离了我国的教育方针,也不利于培养社会进步和发展所需要的人才。教育质量观颠倒了应试教育观,把教育的目的指向人本身,指向人的全面综合素质。
实施素质教育必须遵循尊重学生个体、鼓励学生独立的原则。我们不能用同样的模式来规定学生如何学习和做什么。我们应该做的是创造一个热衷于创新的环境,鼓励学生广泛独立地思考,评价一个人是不是天才,不是看他在考试中得了什么分,而是看他创造了什么。
微信咨询
微信中长按识别二维码 咨询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