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06-15 | 文章来源:
蔡元培的五育并举思想
民国第一任首席教育官蔡元培,1916-1927年任北京大学校长,革新北大,开设 学术 用 自由。风;1920-1930年,蔡元培还兼任中法大学校长。早年参加反对清朝帝制的斗争,并主持制定了中国近代第一部高等教育法律——《大学令》于民国初年颁布。北伐战争期间,国民政府定都南京后,他主持教育行政委员会,建立中华民国大学和中央研究院,领导教育和学制改革。1927年3月28日,组织发起 救国运动 ,拉开了4.12大屠杀的序幕。1928年至1940年任中央研究院专职院长,贯彻其学术研究观点。蔡元培的教育思想是我省教师招聘考试中经常出现的题目,尤其是他的五育思想。下面介绍一下他的五大教育思想。
蔡元培第一个提出 军事教育、功利教育、公民道德教育、世界观教育和审美教育在当代教育中不容忽视 蔡元培教育思想的一个突出特点是主张五育并举。
1.军事国民教育
从晚清的国外来看,蔡元培认为自己不是一个理想的社会教育,但在中国,却是 你今天不能做什么 主要原因:从国外环境来看,中国处于 邻里之间互相逼迫,急于自卫,多年来失去的国家政权,没有武力无法恢复。 就国内情况来说,要打破军人身份 中国的特殊阶层 形势,只是 除非全民皆兵,否则就无法平均其力量 。可见,蔡元培倡导的为民军事教育,在当时是进步的,对外是为了自卫,对内是为了反对军队的强权统治。
2.功利主义教育
功利主义教育被蔡元培视为富国的手段。他认为,世界竞争不仅是武力,更是财力。因此,只有加强科技教育,提高生产力,发展民族经济,国家才能富强,才能在世界竞争中生存。
3.公民道德教育
蔡元培认为,军人国民教育和功利教育当然重要,但仅有军人国民教育和功利教育是不够的。他们必须 传授公民道德 。 什么是公民道德?法国大革命也被标榜为自由、平等、博爱。道德的要义就是这样好。
4.世界观教育
在中国现代教育史上,世界观教育是由蔡元培开创的。受康德哲学影响,认为世界分为两部分:现象世界和物理世界。进行世界观教育,就是培养人们对现象世界的超然态度和对物理世界的积极态度。蔡元培的世界观教育是建立在把世界分为现象世界和物理世界的唯心主义世界观基础上的。但是,他要求人们遵循思想和言论自由的原则,不被某种理论所束缚。
5.美育
蔡元培在中国近代史上倡导美育 唯一的骨干任务 。他认为美育是进行世界观教育的最重要的途径,是人们从现象世界走向物质世界的唯一桥梁。美育的重要性源于它的特性。在他看来,人从现象世界走向物理世界只有两个障碍:一是人与我的差异,二是对幸福的渴望。在现象世界里,每个人都有爱恨情仇,恐惧,情绪,喜怒哀乐。但是,这些感情随着人的离合、生死、祸福、利害而变化,美育却使人 除了美丽之外,没有任何干扰。,人进入这个境界 已经接触到了物质世界的概念 后来在《以美育代宗教》一文中,他把美育的这个特点说得更明白了: 纯粹的美育,所以它培养我们的感情,使我们有高尚纯洁的习惯,使人的利己、损人利己的思想逐渐消失。 因为美育具有培养人的感情,使人的道德品质高尚纯洁的特点。所以,蔡元培认为: 因此,想要从现象世界引导到到达物理世界的思想的教育者,必须运用美育 。
蔡元培认为以上五种教育都是 虽然它们的功能不同。培养共和国人民的健全人格 必要的东西是统一的整体所不可缺少的。同时,他指出,这五种教育并不是平分秋色,没有重点,而必须以公民道德教育为基础。 第五,公民道德是骨干,涵盖世界观和美育,从而完成道德,而军事国民教育和功利主义必须以道德为基础 。
以上是《蔡元培五育并举思想》。更多教师招聘教育学考点,请查看智朗教师网-教育学频道。
智朗教育浅析
扫描二维码 middot关注微信微信官方账号——智朗教师考试
回复 教育理论 可以查看两个学习的每一章老师的习题。
回复 我要面试 获取试讲方案(含音频)+回复+结构化解题思路。
注:本文为访客个人学习、研究或欣赏,版权为 智朗教师网 未经本网站授权,不得转载或摘抄。本网站授权的作品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智朗教师网”。任何违反上述声明的人将被本网站追究责任。
本文来自智朗教师网。未经许可,禁止转载。
微信咨询
微信中长按识别二维码 咨询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