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热线:

89829186

您当前位置: 首页 > 教师招聘 > 报考指南

教资考试学生观教师观(教资考试中的学生观)

2019-11-13 | 文章来源:

在教师资格证考试过程中,综合素质考试一直比较稳定,在专业概念部分每年占22分左右。分数的分布一般是四道选择题,每道2分,一道材料分析题14分。问题主要从教育、学生和教师的角度提出。因此,考生在备考时要重点了解和掌握专业概念的三观。今天,边肖将带领候选人进入 三观 调查频率更高。学生的观点 。

一、考点分析

(一)学生是发展的人

1.学生的身心发展是有规律的。

学生的规律性主要体现在顺序性、阶段性、不平衡性、互补性、差异性等五个方面。考生需要掌握每一条身心发展规律的含义、表述、教育启示以及相应的古语或典型案例,主要以选择题的形式出现。比如循序渐进符合个体身心发展的有序规律。考生在考试过程中需要重新认识。

2.学生发展潜力大。

用发展的眼光看待学生,倡导形成性评价,不抛弃、不放弃每一个学生。一般来说,材料有两个角度:(1)每个学生都有巨大的潜力。学生现在穷不代表以后也会穷,所以老师要信任他们进步,帮助学生进步成长;(2)学生有潜力。他们应该充满希望。对于很多困难的任务,也要充满希望,学生能克服。比如学生各方面暂时落后,但老师并没有放弃学生,而是持之以恒的帮助和引导,最终促使学生成长为全面发展的人。

3.学生是处于发展过程中的人

学生处于发展过程中,发育不成熟,犯错是很正常的。所以老师要原谅学生的错误,教会他们容错。比如在材料中,老师可以耐心引导一个犯错的学生,让他们正确对待错误。老师的行为说明学生在发展过程中。

学生是独特的人。

1.学生是完整的人。

学生不是纯粹的学习者,而是具有丰富个性的完整的人。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优点和缺点,所以老师需要一分为二地看待学生,既要看到学生的缺点并帮助他们改正,也要看到学生的优点,让学生发扬自己的优点。材料一般会说明某个学生既有优点也有缺点,然后考生可以考虑这个。

2.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独特之处

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独特之处。强调每个学生都是独一无二的个体。教师要尊重学生的差异,因材施教。

学生和成年人有巨大的区别。

学生的年龄、成长经历、思维水平和认知水平与成年人还是有着巨大的差异。老师要站在学生的角度思考问题,把孩子当孩子看待,不要站在大人的角度评价学生。

学生是独立的人。

1.每一个学生都是独立于老师的心灵,独立于老师的意志的客观存在。

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想法。教师要尊重学生的想法,善于倾听学生的意见。学生有想法的时候,要善于发挥自己的主动性。比如布置作业的时候,学生想自己设计作业。教师要尊重学生的想法,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

2.学生学习的主体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要充分发挥他们的主体地位。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索学习。

3.学生是责任和权力的主体。

学生在教育系统中享有一定的法律权利,承担一定的法律任务。教师应该保护学生的合法权利。这在材料题中并不多见,主要是以案例单选的形式来考察学生被侵犯了哪些权利。比如老师私自看学生的信,查学生的短信,侵犯了学生的隐私权。

笔试 面试 讲座

产品推荐

微信咨询

微信中长按识别二维码 咨询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