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04-18 | 文章来源:
关于孔子和墨子的思想,教师招聘中的考试频率高于孔子,但墨子的思想也很丰富,不能忽视。今天老师就带大家学习一下这两位伟大思想家的相关知识点。
一、主要观点
1.创建学校,传递优秀理念。
孔子:创立了儒家学派,开创了私立学派的先河。
孔子大家都不陌生。作为私人学术界的大人物,他为社会进步做出了巨大贡献。春秋时期诸侯混战,礼仪崩溃,文化下移。孔子扛起私学的大旗,创立了儒家学派,以“仁”为核心,主张人人受教,一视同仁,把受教育的权利延伸到老百姓身上。
墨子:创立墨家,主张兼爱互不侵犯。
墨子在创立墨家之前曾研究过儒学,但随着他对儒学的深入研究,发现儒家的“礼”的思想过于繁琐,于是创立了墨家。墨子的思想大到国家之间,小到个人之间。这种爱是“兼爱”,是不分身份、不分等级的大爱。与孔子的等级、尊卑等“仁”不同。他的“互不侵犯”思想也是在“兼爱”的基础上提出的。墨子用“不侵犯”来表达他追求和平的态度。他认为“互不侵犯”不是不去打仗,必要时进行自卫战争是合理的。
2.关于人性
孔子:性相近,学远。
孔子主张,人人生来都是一样的,从出生开始,就因为外界环境的不同影响,造就了不同的人才。
墨子:人性论。
苏思说,人的本性天生就像要染色的素丝,染什么颜色的丝主要取决于染缸的颜色,这说明人在发展的过程中受到后天环境的影响,要谨慎选择后天环境。
可见,墨子与孔子对人性的探讨在某种程度上达成了一致。
3.获取知识的方法
孔子:不如边学边学。
孔子认为,要真正获得真材实料,必须要掌握功夫,练好“学”。这种学习不仅包括我们通常所说的学后复习,还包括理论知识获得后的练习和实践。
墨子:自己知道,自己闻,自己说。
墨子强调我们获取知识的途径有三种:个人知识(自己去体验和实践)、听觉知识(从别人那里听到和看到)、口语知识(把自己的实践和从别人那里听到和看到的知识结合起来进行推理)。可见,无论是哪种获取知识的方式,墨子都非常注重知识的来源和对知识的思考,而不是简单的接受知识。
在学习方法的层面上,孔子和墨子都认同实践对于获取知识的重要性。
4.教育内容
孔子:文、行、忠、信。文主要指孔子编纂的六经,即诗、书、礼、乐、易、春秋。行事忠信,无非就是我们要言行一致,忠于世界,诚实做事,这些都是道德领域的要求。
墨子:①政治道德教育;②文史知识教育;③重视科技知识教育;④培养思维能力的教育。
比较墨子和孔子的教育内容,不难看出他们都非常重视文化知识的学习和良好道德品质的培养。而且墨子的学习内容不仅仅停留在书本上的理论知识层面,应该结合实际去实践。
5.教学方法
孔子:孔子更注重启发式教学,通过哄引导学生一步步得出结论,真正做到因材施教。《论语》中记载了“学而时习之”等许多小故事,“不怒,不悟,不懒”的话证明了孔子的劝导和因材施教。因此,孔子也被称为中国乃至世界上第一个采用启发式教学的思想家。
墨子:墨子提出了志向与努力、主动性、创造性、实践与能力相统一等教学方法。教师招聘考试中“能力”的测试频率比较高。墨子曰:“夫知之,必尽其能。”我们在做一件事之前,首先要评估自己的能力是否能达到,然后再去做。这就好比我们所说的能力原则。在教授学生的过程中,教师必须考虑到学生的实际接受水平。
可见,孔子和墨子都强调学习要“务实”,墨子的务实强调从自己的能力出发,脚踏实地地做符合自己实际的事情;孔子的实用主义重在“知其所知,不知其所不知”,从态度层面承认自己的实际所得。
6.教育目的
孔子:孔子把培养出来的政治人才称为“士”和“君子”,主要目的是完善人格。
墨子:墨子把培养出来的人才称为“兼学贤能”,这也符合墨子“兼爱”、“不攻”的思想。
第二,刀测。
1.【选择题】墨子的教育目标是培养()。
A.君子b .兼学者c .圣人d .君子
1.【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墨子的教育思想。墨子把培养出来的人才称为“兼士”或“圣贤”。B项正确。
选项A,“君子”是孔子对培养出来的人才的称谓。
选项c是干扰选项。
选项D,洛克认为教育的最终目的是培养君子。
所以正确答案是b。
2.【选择题】中国古代特别重视实用技术的教育家是()。
A.孔子b .孟子c .荀子d .墨子
2.【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墨子的教育思想。墨子主张“兼爱”、“不侵犯”,重视文史知识的掌握、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实用技术的传授。d项正确。
a、孔子是儒家学说的创始人,中国古代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形成了以仁为核心的伦理思想体系。
B项,孟子是战国时期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儒家代表人物之一。与孔子并称“孔孟”。不符合题目,排除。
c、荀子是战国时期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学派的代表人物之一。他发展儒家学说,提倡性恶论。不符合题目,排除。
所以正确答案是d。
3.【选择题】()提出了“有教无类”的观点。
A.孟子b .老子c .孔子d .庄子
3.【答案】c .解析:孔子提出“教育无阶级”的观点,强调每个人都有接受教育的权利。所以选c。
4.【选择题】孔子致力于培养一批“士”和“君子”,以()作为教育的首要目的。
A.完善人格b .因材施教c .启发式教学d .自我审视。
4.【答案】a .解析:孔子致力于培养一批“士”和“君子”,以“仁”为核心和最高的道德标准,把完善人格作为教育的首要目的。因此,选择a。
5.【是非题】孟子在中国教育史上第一次明确提出了“量力而行”的原则。要求学生“深、浅、利、敬”。( )。
5.【答案】×解析:中国古代著名的教育思想家墨子提出了“因材施教”的原则,主张育人要“深而浅,利而尊”,即“因材施教,因人而异。”因材施教原则是指教师要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和个体差异出发,有针对性地进行教学,让每个学生扬长避短,获得最佳效果。
微信咨询
微信中长按识别二维码 咨询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