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12-24 | 文章来源:
第一章教育和教学法
第一节教育发展
1.教育概念的定义?
(1)中国最早引进 教 还有 教育 联系在一起的是孟子;
《孟子·尽心上》对教育的理解:教育的三大乐趣。。
(2)东汉许慎《说文解字》对教育的解释: 教,给,给 ; 育,养子使善也。 。
(3)19世纪末20世纪初, 教育 它被官方用来谈论教育。
2.教育的定义?
广义地说,是指一切提高人的知识、训练、技能和身体健康,影响人的观念的活动。从广义上讲,它包括家庭教育、社会教育和学校教育。
狭义:指学校教育,是指教育者按照一定的社会要求,对受教育者的身心施加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影响,使其培养成为一定社会或阶级所需要的人的活动。
3.学校教育的要素是什么?
学校是社会大系统中相对独立的子系统,包括教育者、受教育者和教育影响三个要素。
4.简述各组成部分在教育活动中的地位?
教育工作者:从事学校教育活动的人,包括学校教师、教育行政人员和其他参加教育活动的人。其中,教师是学校教育者的主体,是直接教育者,在教育过程中起主导作用。
受教育者:接受教育的人,即各级各类学校的学生,是教育实践的对象。他不仅要被教育者改造和塑造,更要被自己改造和塑造。
教育影响力:是教育内容、教育方法、教育手段的总和,是教育实践的工具,是教育者与受教育者互动的中介。
5.为什么教师在教育过程中起主导作用?
(1)教师肩负着传承人类文明、推动社会发展的责任;
(2)教师接受过专门的职业培训;
(3)青少年正处于身心快速发展的时期。
6.简述学校教育各要素之间的关系?
从教育者的角度来看,教育的过程就是教育者选择教育影响力,并对受教育者施加教育影响力的过程。
从受教育者的角度来看,教育的过程就是受教育者根据自己的发展水平和主观意愿选择教育影响,并将教育影响内化为自己的身心发展内容。
7.学校教育体系的概念?
学制:简写为 学制 ,是国家对各级各类学校教育的制度,规定了学校教育的性质、任务、录取条件、学制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
8.简述学校教育制度(基本类型)的产生和历史发展?
(1)双轨制学制(19世纪欧洲);
(2)单轨制学制(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美国);
(3)分支学术体系(20世纪上半叶的前苏联)。
(4)中国有从单轨制发展而来的支线制。
9.描述一下现代学校教育体系的发展趋势?
(1)加强学前教育,重视与小学教育的衔接;
(2)加强普及义务教育,延长义务教育年限;
(3)普通教育和职业教育正在向相互渗透的方向发展;
(4)高等教育类型日益多样化;
(5)学历教育与非学历教育的界限逐渐淡化;
(6)教育体系有利于国际交流。
10.教育的历史发展(分为哪些时期)?每个时期的教育有什么特点?
(1)古代教育:
(1)教育的原始形式(特征):(1)教育是在生产劳动和社会生活中进行的。(2)教育没有阶级性。(3)教育内容简单,教育方法单一。
(2)古代学校教育(特点):(1)教育脱离生产劳动。(2)教育是有阶级和等级的。(3)教育内容侧重于人文知识,教学方式倾向于自学、辨析和死记硬背。
扫描二维码关注qgjsks微信 middot回复 教育理论 下载两学各章节练习题 回复 时政热点 查看当前政治热点摘要。
微信咨询
微信中长按识别二维码 咨询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