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03-19 | 文章来源:
教学过程的四个基本规律是教师招聘考试中的重点内容,考试题型以单项选择为主,也有案例题。所以,对于这四个规律,考生需要在理解的基础上进行记忆。
(一)间接经验和直接经验的统一
首先,我们需要知道直接经验和间接经验分别是什么。经验直接指学生在改造世界的过程中认识和感知的知识。比如牛顿通过实践探索发现了万有引力定律,这是他的直接经验。间接经验是指人类在历史进程中积累的一切经验和文化成果。比如我们现在通过书籍研究牛顿万有引力定律。对我们来说,这是间接经验,因为我们在研究牛顿的经验。
其次,会明确我们学生学习知识主要是通过书本,书本上的知识大部分是前人总结的经验。所以我们所学的都是基于间接经验。
最后,我们的学生应该在直接经验的基础上学习间接经验。为什么?原因是学生所学的书本知识是用抽象的文字和符号来表示的,是前人的理解和概括,而不是学生的实践和经验。因此,在教学中应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经验。比如物理老师讲解摩擦力这个抽象概念的时候,学生脑子里已经有了一些直接的体验,比如知道球踢起来不会一直滚。教师将利用学生现有的经验来传授新知识。
(二)掌握知识与发展能力的统一。
这个规律包含两个内容。第一,掌握知识是发展能力的基础。比如我们要提高英语口语表达能力,就需要储备一定的单词和语法知识,所以掌握知识是发展能力的基础。但需要注意的是,虽然掌握知识是基础,但并不意味着掌握知识就一定能发展能力。就像我们很多人记了很多单词和语法知识,但是口语交际能力还是很低。
第二,发展能力是掌握知识的重要条件。学生只有具备一定的能力,才能学习和掌握一些知识。比如立体几何和函数的知识,小学课本里没有设置,初高中课本里有,就是因为初高中学生的抽象思维已经发展了,所以可以学习立体几何和函数。这说明发展能力是掌握知识的基础。
(三)教师主导与学生主体相统一。
这个规律也包含两个内容。第一,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处于组织者的地位,要充分发挥主导作用。教师的主导作用主要体现在教师引导学生的学习方向、内容、过程、结果和质量,也影响学生人生观、世界观的形成。
第二,学生在教学过程中处于学习主体的地位,应充分发挥其主动性。主要体现在学习过程中要发挥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具体的学习内容以学生的兴趣和需求为主导。
(四)知识传授与思想教育相统一。
这个规律也包含两个内容。第一,知识是思想道德形成的基础。比如学习狼牙山五壮士,可以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学习朱自清的背影,激发了同学们对父亲的爱和孝心。
第二,学生思想品德的提高,为他们主动学习知识奠定了基础。例如,伟人周恩来的爱国情怀激励他为中国的崛起而学习。
这就是“教学过程的四个基本规律”。更多教师招聘教育学考点,请查看智朗教师网-教育学频道。
智朗教育浅析
扫描二维码 middot关注微信微信官方账号——智朗教师考试
回复 教育理论 可以查看两个学习的每一章老师的习题。
回复 我要面试 获取试讲方案(含音频)+回复+结构化解题思路。
注:本文为访客个人学习、研究或欣赏,版权为 智朗教师网 未经本网站授权,不得转载或摘抄。本网站授权的作品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智朗教师网”。任何违反上述声明的人将被本网站追究责任。
本文来自智朗教师网。未经许可,禁止转载。
微信咨询
微信中长按识别二维码 咨询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