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09-02 | 文章来源:
个人身心发展的动机在历年的考试中以单项选择、多项选择和判断为主,尤其是内在发展论和外在发展论。现在就来整理一下,帮助大家备考。
(一)内部理论
1.中心思想
强调人的身心发展的力量主要来源于自身的内在需要,身心发展的顺序也是由身心成熟的机制决定的。内部理论强调遗传在人类发展中的决定性作用。教育的作用只是为人的发展创造条件,而不能改变和决定人的发展。
2.代表性人物
(1)孟子,观点:提出 仁义智不是从外面来的,是从里面来的 (孟子公牛;告”); 那些能学到他们能学到的东西的人,有很好的能力。知道而不关心的人是有良心的。
(2)弗洛伊德的观点:人的性本能是最基本的自然本能,是推动人类发展的根本动力;
(3)威尔逊,观点: 基因复制 是决定所有人行动的本质力量;
(4)格塞尔,观点:成熟机制对人的发展起决定性作用;
(5)霍尔,观点: 两项遗产胜过一吨教育 ;
(6)戈登, 优生学 代表;
(7)卢梭, 出自造物主之手的一切都是好的,但一旦到了人类之手,一切都变坏了。
(8)柏拉图认为: 概念 固有地存在于人类的灵魂中。
3.限制
内在发展理论忽略了外在因素对人的影响,以及环境、人的能动性和教育的作用。
(2)外部批评理论
1.中心思想
人的发展主要依靠外力,比如环境的刺激和要求,他人的影响,学校的教育。由于外在论强调外力的作用,所以普遍关注教育的价值,对教育保持积极乐观的态度,以改造人的本性,形成社会所需的知识、能力和态度。他们关注的是人的学习,学习什么,如何有效地学习。
2.代表性人物
(1)荀子提出 人性本恶,善者假 把性变成虚假 。
(2)洛克《教育漫谈》提出: 白板上写着 ,强调教育塑造;
(3)华生,观点: 给我十几个健康的婴儿,不考虑他们祖先的条件,我可以把他们培养成各种各样的人,从领袖到小偷。
④欧文, 性格形成理论 , 一个人的性格不是他自己形成的,而是外力形成的。
3.限制
外在论否认人类生物遗传素质在儿童发展中的作用,认为后天的生活经验和环境影响对儿童发展起决定性作用。
举例:下列数字中,关于人的身心发展的动机的代表人物是()
A.荀子
B.洛克
C.沃森
D.孟子
【答案】ABC。解析:荀子在A 项中提出;人性本恶,善者假 把性变成虚假 ;B项关于洛克教育的漫谈提出: 白板上写着 ,强调教育塑造;C项沃森提出: 给我十几个健康的婴儿,不考虑他们祖先的条件,我可以把他们培养成各种各样的人,从领袖到小偷。 ABC属于典型的外部理论。孟子在D 项提出;仁义智不是从外面来的,是从里面来的 属于内生论。所以,答案是ABC。
【知识点】教育学 mdash mdash教育和人类发展 mdash mdash人的身心发展的动机
智朗教育浅析
关注微信微信官方账号 智朗教师招聘考试
回复【时事】查看每日时事新闻+时事模拟。
回复【数据】即可免费获得各省参考资料。
注:本文为访客个人学习,版权为 智朗教师网 未经本网站授权,不得转载或摘抄。本网站授权的作品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智朗教师网”。任何违反上述声明的人将被本网站追究责任。
本文来自智朗教师网。未经许可,禁止转载。
微信咨询
微信中长按识别二维码 咨询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