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03-07 | 文章来源:
教育史一直是教育学考试的重要部分,但是教育史的内容太多,杂,乱!考生往往发现很难在学习中始终如一地掌握。今天,我们就来谈谈如何系统地掌握这一部分!既然从教育发展本身找不到一条顺畅的线索,是否可以间接找到与之相关的因素,从而间接找到一条连贯的主线?
从过去的经验可以知道,国家设置了什么样的教育制度,谁接受什么样的教育,如何确定进入不同教育系列的标准,基本上都是由政治经济制度决定的。它促进了教育科学技术的传播,科学技术也促进了教育的发展,而教育结构又受到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和在此基础上形成的社会经济制度结构的制约。此外,教育具有双重文化属性。教育是文化的一部分,教育是一种特殊的文化,因为教育不仅是文化的组成部分,也是文化传递、深化和提升的手段。下面我们来探讨一下,以上四条线索,哪一条更适合我们了解多元教育的历史,把握考点。
一,初步研究线索
(1)教育部门
1.根据教育与生产劳动的关系,教育可以分为三个阶段。
(1)全面整合
生产教育以生产劳动和社会生活教育为特征。
(2)分离
教育和生产是分开的,有专业人员。
(3)重新整合
马克思的教育观:生产与教育的辩证统一
2.根据社会政治制度,教育发展可以分为三个阶段。
(1)机构前教育
制度化和非制度化的区别是学校的出现,学校的特点是自发性和广泛性。
(2)制度化教育
制度化是重点,阶级化和正统化,导致学校有自己的结构体系。
(3)非制度化教育
教育不再局限于学校的围墙。
3.文化对教育发展的影响可以分为
(1)东方文化
史前文化 mdash mdash传统文化舞台 mdash mdash文化变革时代 mdash mdash马克思的思想时代
(2)西方文化
史前文化时代-古希洛时代-中世纪神学时代-文艺复兴时代-宗教改革时代-启蒙时代-工业文明时代
(3)古埃及和印度文化
古代文明 mdash mdash文化舞台 mdash mdash新思想阶段
(4)苏联
欧洲文化舞台 mdash mdash1917年后的社会主义教育思想
4.用科技将教育分为三个阶段。
小农时代——第一次工业革命——第二次工业革命——第三次工业革命。
(二)教育史的学习线索
把以上四条线索的知识点串联起来比较,可以发现文化可以把要考察的知识点串联起来,可以兼顾考点,已经被采用了!但有些细节还是难以顾及,所以本文将以文化为主线,及时加入其他辅助线索,构建起这个内容的骨架!
二。原始社会和古代社会教育内容概述
(一)原始社会教育与古代教育的比较研究(以政治、经济、文化为线)
(2)中国教育(单一传统文化阶段线,具有人才选拔制度)
(3)欧美教育史
(4)埃及和印度
以文化为主线,可以梳理出教育史的线索,也可以根据考试的需要,用经济、政治、文化等辅助线插入考试中心。不仅可以用于古代史,也可以用于近代史。但要注意美国的两次教育运动,一次是第二次工业革命后的进步主义教育运动,一次是第三次工业革命后的以布鲁纳结构主义课程为核心的课程改革运动!在次要线索的穿插中,既学习教育史的内容,又兼顾学习 教育和社会发展 相关内容,学习效果事半功倍!
智朗教育浅析
扫描二维码 middot关注QQ微信官方账号教育。
回复 教育理论 可以查看两个学习的每一章老师的习题。
回复 学科知识 可以查看13大学科知识点的解读。
关注QQ微信官方账号:畅谈教育,获取考试信息!
注:本文为访客个人学习、研究或欣赏,版权为 智朗教师网 未经本网站授权,不得转载或摘抄。本网站授权的作品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智朗教师网”。任何违反上述声明的人将被本网站追究责任。
本文来自智朗教师网。未经许可,禁止转载。
微信咨询
微信中长按识别二维码 咨询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