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10-18 | 文章来源:
对于课程的章节,很多老师同学在学习的时候都觉得题目很难,题目正确率很低。学生们对这个有很多恐惧。在这里,老师给大家简单分析一下这一章课程的思路和重难点,希望能在后续的学习过程中对你有所帮助。
课程章节涉及的概念性知识包括课程的概念、课程设计(课程计划、课程标准和教材)、课程实施、课程评价等。接下来,我们将梳理它们的概念和关系。课程的概念告诉学生课程是什么;课程设计就是设计我们刚刚知道的课程,包括内容、进度等。课程实施是将设计的内容付诸实践;最后,课程评价对整个设计和实施的结果给予价值判断。接下来我们梳理一下它们的具体概念和逻辑关系。
一,课程的概念
广义的课程:指为学校教育目的而选择的教育内容和过程安排的总和。课程是学校教育的核心,在教学过程中涉及到教师教什么和学生学什么。它包括各种学科和课外活动。
二,课程设计
课程设计是有目的、有系统、有结构地制作课程计划、课程标准和教材的系统活动。课程设计的三个层次,课程计划、学科课程标准、教材是课程设计的三个层次。
1.教案的意义
课程计划是国家教育部门根据不同类型学校的教育目的和教育任务制定的关于教学和教育的指导性文件。
2.课程标准的概念
课程标准是国家课程的基本纲领性文件,是国家基础教育课程的基本规范和质量要求。规定了学科的教学目的和任务,知识的范围、深度和结构,教学进度以及相关教学方法的基本要求。
课程标准是课程计划的分学科发展,体现了国家对各学科教学的统一要求,是编写教材和教师授课的直接依据。也是衡量各科教学质量的重要标准。
3.课本是教材。狭义的教科书,又称课本或教科书,是根据课程标准编写的、系统反映学科内容的教学用书,也是课程标准的具体化,是课程的核心组成部分。与普通书籍不同的是,它通常按学年或学期分为卷、单元或章。它一般由目录、课文、练习、实验、图表、注释和附录组成,其中课文是教材的主要部分。
第三,课程实施
课程实施是指将课程计划付诸实施的过程,是实现预期课程目标的基本途径。课程能否有助于教育目标的实现,能否被学习者接受,从而促进其身心发展,只能通过实施来回答。一般来说,课程设计越好,越容易实施,效果也越好。
四。课程评价
课程评价是指检查课程的目标、编写和实施是否以及在何种程度上实现了教育目的,从而判断课程设计的效果,并据此做出改进课程的决策。
这里揭示了课程的知识体系和重点章节。希望大家在学习这一章的时候,心中有一个大概的框架,然后把内容一个一个的补充到内容中,这样就不会觉得这一章内容太多,知识太多,有些不必要的麻烦。
更多教师招聘教育考点请查看智朗教师网-教育频道。
智朗教育浅析
扫描二维码 middot关注微信微信官方账号——智朗教师考试
回复 教育理论 可以查看两个学习的每一章老师的习题。
回复 我要面试 获取试讲方案(含音频)+回复+结构化解题思路。
注:本文为访客个人学习、研究或欣赏,版权为 智朗教师网 未经本网站授权,不得转载或摘抄。本网站授权的作品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智朗教师网”。任何违反上述声明的人将被本网站追究责任。
本文来自智朗教师网。未经许可,禁止转载。
微信咨询
微信中长按识别二维码 咨询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