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02-08 | 文章来源:
道德教育的四种模式分析
一、形势分析
这部分知识点以单项选择题为主,主要针对四种模式的代表、主要思想和关键信息。考试的复杂程度中等,以可理解的背诵为主。
二、内容梳理
德育模式:是指在德育实施过程中,道德和德育理论、德育内容、德育手段、德育方法和德育途径的组合。是一个典型的、示范性的、可操作的德育实施体系。主要解决的是如何促进学生道德判断力和道德敏感性的发展,强化学生的道德行为。
1.认知模式
代表人物:皮亚杰、科尔伯格
主要观点:当代教育理论中最流行、最占主导地位的德育理论。它假设人的道德判断是按照一定的阶段和顺序由低到高发展的,道德教育的目的是促进儿童道德判断的发展及其行为的发生。要求根据儿童现有的发展水平确定教育内容,围绕道德困境,通过冲突交流或小组讨论等方式,为学生创造接触和思考高于自身水平的道德和道德推理方法的机会,造成学生的认知失衡,引导学生在寻求新的认知平衡的同时,不断提高道德判断的发展水平。
2.理解模式
代表人物:彼得 middot麦克费尔
主命题:把道德情感的培养放在中心。假设与他人友好相处是人类的基本需求,满足这种需求是教育的职责。教育重在提高学生的人际意识和社会意识,引导学生学会关心和理解。
3.社会模仿模式。
代表:班杜拉
主命题:需要观察相同环境下他人的行为,经验学习要从观察他人的行为开始。因此,基于替代的观察学习是人类学习的重要形式,也是道德教育的主渠道。
4.价值澄清模式
代表:拉尔斯、海明
主要主张:这种模式注重价值教育,强调个人价值选择的自由。师德教育的任务是帮助学生明确自己现有的价值观,而不是把教师认可的观念强加于人。
第三,模拟练习
科尔伯格的 三个层次六个阶段 道德发展理论是从道德教育模式中分类出来的,属于()。
A.认知模式
B.价值澄清模型
C.体贴模式
D.社会学习模型
【答案】a .解析:认知模型假设人的道德判断是按照一定的阶段和顺序由低到高发展的,道德教育的目的是促进儿童道德判断的发展及其与行为的关系。认知模型的代表是皮亚杰的认知发展阶段理论和科尔伯格的 三个层次六个阶段 理论。所以,答案是a。
【知识点】教育学-德育-德育模式-认知模式
【复杂程度】★
以上是“四种德育模式分析”。更多教师招聘教育学考点,请查看智朗教师网-教育学频道。
智朗教育浅析
扫描二维码 middot关注微信微信官方账号——智朗教师考试
回复 教育理论 可以查看两个学习的每一章老师的习题。
回复 我要面试 获取试讲方案(含音频)+回复+结构化解题思路。
注:本文为访客个人学习、研究或欣赏,版权为 智朗教师网 未经本网站授权,不得转载或摘抄。本网站授权的作品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智朗教师网”。任何违反上述声明的人将被本网站追究责任。
本文来自智朗教师网。未经许可,禁止转载。
微信咨询
微信中长按识别二维码 咨询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