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07-16 | 文章来源:
蔡元培是中国近代著名的民主主义教育家。民国初,他不顾许多朋友的阻挠,毅然出任北大校长。从自由民主的原则出发,他在北京大学进行了一系列卓有成效的改革,开创了中国高等教育发展的新局面。
1. 五育并举 教育原则
1912年,蔡元培发表《教育方针论》一文,提出 培养共和国人民的健全人格 。其中,军事国民教育旨在重视体能训练,增强国民体质;功利主义教育与生活息息相关。从国民经济下滑的现象出发,呼吁国民重视职业技能培训,促进经济发展。公民道德教育是五育的核心,以中国传统儒家思想和伦理道德为基础,注重文化传承与发展的统一;世界观教育被认为是教育的最高境界,人们很难培养出可以基于现象却又超脱于现象世界、贴近于物理世界的思想和精神。美育融合情感,汲取艺术美来陶冶、净化、渲染人的心灵,其中美育也是世界观教育的主要方式。
第二,改革北京大学的做法
蔡元培任新校长时,北大学术风气萧条,学校行政腐败,制度混乱,难以管理。面对这种情况,蔡元培迅速采取了以下措施:
(1)坚持宗旨,改变校风
蔡元培提出 大学,一个学习高深知识的地方 判决有效规范了当时的师生 不学无术,心比天高 坏习惯。
(2)实施 思想自由,包容 原则
自古以来,学者们就一直在争鸣。蔡元培顺势而为,开创了思想自由原则,允许人们在大学里自由学习、自由谈话、自由教学。同时,他积极聘请外援,邀请在哲学、艺术、政治等方面有着深厚造诣的深度学者。到北大来互相竞争,从而形成了各派鼎立的局面,这种局面达到了顶峰。
(3)教授治校,民主管理。
蔡元培心思细腻,眼光长远。他发现教育管理制度是衡量和评价教学效果的有力因素,于是他勇敢地向政府挑战。他建立了教授治校制度,设立了评议会和教授理事会,真正做到了 去中心化 给懂教育的人管理学校,是工作效率的立竿见影的提高。
第三,教育独立的思想
教育独立 作为一种思潮,它萌芽于 五四运动 前期在1920年代盛极一时。基本要求可以概括为教育经费独立、教育行政独立、教育学术和内容独立、教育独立于宗教。
蔡元培先生是历史的 兴风作浪 ,在教育发展转折的关键时期挺身而出,在军阀的干扰和控制下做出了突出的贡献。他的教育思想贯穿着民主、科学、自由的精神,表现出勇敢进取的品质,是名副其实的 一流的学者和世界的楷模 !
智朗教育浅析
扫描二维码 middot关注微信微信官方账号——智朗教师考试
回复 教育理论 可以查看两个学习的每一章老师的习题。
回复 视频演示 查看各个学科的视频演示!
注:本文为访客个人学习,版权为 智朗教师网 未经本网站授权,不得转载或摘抄。本网站授权的作品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智朗教师网”。任何违反上述声明的人将被本网站追究责任。
本文来自智朗教师网。未经许可,禁止转载。
微信咨询
微信中长按识别二维码 咨询客服